|
星巴克宣布重大裁员,大批中高层面临失业危机十年前,星巴克裁员19000人、关店1500家,从而度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十年后,历史又要重演了吗?
星巴克要开始大裁员了。
据悉,9月25日,星巴克首席执行官KevinJohnson在群发给媒体的邮件中宣布:
星巴克将做出重大改变,调整公司组织架构,涉及从高层开始的裁员。
将从副总裁(vice-president)和高级副总裁(senior vice-president)职位开始,按职能逐一进行检视。
星巴克的上述重大改变将从本周开始,并将持续到11月份,包括“领导层的改变”和部分岗位调整。
这是星巴克为了扭转整体销售持续疲软、股价停滞不前的局面以及重新激发投资者兴趣做出的努力。
前阵子星巴克才刚刚宣布计划关闭150家门店,这一次又宣布裁员,陷入内忧外患的星巴克,它的“中年危机”真的来了?!
曾几何时,星巴克代表着高大上,放眼望去,满大街的绿色美人鱼标志,“转角你并不一定遇到爱,但一定会遇到星巴克”的情景似乎要消失了!
十年辉煌,一朝倾颓
1971年,美国西海岸西雅图的一间咖啡零售店成立。七年后,当时还是在家庭用品销售公司担任副总裁的霍华德·舒尔茨发现,西雅图一个小小的咖啡店零售商在过去一段时间大量订购公司的咖啡研磨机,订购量甚至超过了当地大型的百货公司。
从此以后,这100名星巴克员工在舒尔茨的带领下,逐渐缔造出了一个咖啡帝国。
三十年后,星巴克股票市值超过700亿美元,旗下门店超过28000家,拥有超过330000名员工,业务遍及全球75个国家。
正是之后这十年,中国市场给星巴克带来了巨量的营收和利润。星巴克宣称,将在2021年在中国开出5000家门店。
近年,此前高速发展的星巴克颓势渐露。
星巴克收入70%的美国市场增长率连年下降,计划关店,中国市场也出现增长乏力的势头。公司整体利润更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 ,星巴克的业务拓展也并不顺利。
17 年 7 月,星巴克关闭了超过300家销售不佳的Teavana门店;
同年11 月,星巴克将旗下茶饮品牌TAZO出售给了联合利华;
18年5月,星巴克将全球范围内的星巴克零售和餐饮产品的永久性权利(包括营销、生产和分销)出售给了雀巢。
此外,今年6月初,星巴克官方宣布一个令人略感忧伤的消息:舒尔茨将辞去执行主席和董事会成员的职务,此后仅担任名誉主席。
星巴克的困局
走到今天的星巴克,让人略感难过,有一种人走茶凉之感。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咖啡帝国走向颓势?
1.星巴克本身的软肋
(1)品牌影响力下降
近年来,随着咖啡文化逐渐渗透到国内,众多咖啡品牌兴起,消费者选择变多;
再加上如今的年轻消费群体不再觉得到星巴克喝咖啡是件“高大上”的事,星巴克品牌影响力正在下降。
(2)固守“体验”
2.茶饮市场的冲击
根据消费者指数对中国25个城市15岁到45岁消费者的采样统计,中国饮品行业有超过千亿元的空间。随着消费升级和追求健康等因素的影响,这一数字也被投射到了新式茶饮的消费上。中信证券数据显示,新中式茶饮的市场规模在400亿元至500亿元。
比如,高调宣布进入市场的瑞幸咖啡,不到一年拿到2亿美元融资,截至目前已经开出了超过1100家门店,售出超过3000万杯咖啡,根据瑞幸发布新的战略规划,年内开店2000家。
另外,连咖啡日销售了超过几十万杯。互联网连锁咖啡、便利店咖啡的崛起,无疑直接冲击星巴克中国区业务。
4.利润空间被压缩
5.自动咖啡售卖机分走一杯羹
目前国内已有的自动咖啡售卖机品牌包括咖啡零点吧、咖啡码头、来杯咖啡、磨驴、友饮、友咖等。有人预测,中国潜在的现磨咖啡消费人群大概在2亿左右,市场规模在500亿以上。
6.受全球经济影响
虽说中国市场是星巴克第二大市场,也是一个新兴高速增长的市场,但这个市场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星巴克解局之开源
尽管疲态尽显,但星巴克并未放弃,这家全球咖啡连锁巨头正在加速创新。
为了解局,星巴克都做了哪些努力?
2.在美国重启外卖业务
3.在中国开始做外卖
前阵子,星巴克刚与阿里巴巴宣布战略合作,饿了么要给星巴克送外卖,盒马要给星巴克做“后厨”。
星巴克与饿了么合作的外卖服务“专星送”首先在北京和上海部分门店开展,消费者可以通过星巴克APP或饿了么平台下单。预计到今年年底,“专星送”将覆盖至30个城市超过2000家门店——占星巴克现有门店数量一半以上。
此外,今年10月,星巴克与盒马合作的“外送星厨”也将开始在上海和杭州部分盒马门店试运行。
4.与速溶咖啡品牌合作
5.布局其他领域
今年9月份,星巴克在杭州世茂·缤谷广场一层开出了浙江首家社区概念&宠物友好门店,为居民与爱宠提供了一个新的休闲场所。截至目前,星巴克已经落地了5家宠物友好店。显然,星巴克布局宠物经济,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想借此改善业绩低迷的局面。
星巴克解局之节流,从高层开始动刀
人到中年的星巴克,在业绩不好,产品不好卖的寒冬中,被逼的不得不对自己开刀。上一次,星巴克这般对自己大动筋骨,还是为了度过10年前的经济危机。
马云曾说世界上自己最佩服的企业只有两家:一家是星巴克,一家是优衣库。在这次裁员中,星巴克的做法确实值得尊敬。
和其他企业裁员有很大的不同,星巴克这次裁员先从职位高的开始。
没有找替罪羊,也没有逃避管理上的问题,谁拿更高工资谁就来承担更大的责任。
最高职位的甚至可以是副总裁和高级副总裁的级别。
在星巴克过往迅速扩张的过程中,管理层尤其是“店长”这个职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店长背后还有区经理,区域经理。
管的越多≠做的越多,好的继续用,无用的立马裁。
星巴克大肆扩张时,有些店长的能力并没有达到要求就上岗,而如今星巴克要大批关闭门店,进行“瘦身”,那么不合格的店长、区域经理、后台管理人员在裁员过程中都自然是首当其冲。
这次裁员,不仅是透明的,显然赔偿金额也是巨大的,另外星巴克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光这一点就值得尊敬。
所有的改变,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此次星巴克宣布中高层裁员,关闭门店,
一方面是对公司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
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星巴克开始思考组织内部的管理问题和经营模式,进行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
面对此次风波中的被裁员工,对于一直把员工当伙伴,保持着员工高满意度和低流动率、离职率的星巴克来说,自是会妥善安置被裁员工,好聚好散。
反思现在和过往,才会更好地走向以后。
|